昨天寫了麥徑2段一天遊,今晚寫的是本肥蟲自己的小遊記。
話說多年前跟某友人到三家村圖書館借書,參觀了鯉魚門,還行到三家村、石灘和石礦場舊址;個人覺得景色最動人還是石礦場,那時的草地生得不太高,躺下睡也很舒服的。
因為行過本港大部份的衛奕遜徑,一個多星期前,好奇心下自己也一個人到鯉魚門看看了。
當日中午近五時到了西灣河找可以渡海的碼頭,結果到了西灣河海邊只有散步徑和荒廢的泊船設施;問了路才知道碼頭因為填海關係搬到了太古城區"鰂魚測公園"的尾段。 (那處的綽號叫"蘇豪東",中檔食肆林立)
幸運地剛剛有船準備開出,當然順勢上船去。開船時陽光正正照著海面,十分亮麗。
不出十分鐘便到了對海碼頭 (本港填海不斷實在居功不少),下船後要從碼頭兜出大路,再轉入公園路,才可以進入鯉魚門;一路上海水和油污夾雜的氣味挺令人厭惡的,於是盡快穿插民居進入貼著鯉魚門的三家村。
三家村一帶的民居都養了狗,雖然牠們都習慣了遊客,不過都會聚一起吠人;不過吠人的狗隻通常只是警告人,所以放鬆慢慢兜往其他通道便成了。(反而不吠的狗隻的性格像獵狗一樣危險,要很小心不要接近)
在三家村有一條徑可以上衛奕遜徑遊魔鬼山,不過基於時間關係未能行山,於是過了天后廟再經石灘往石礦場去。(途中也有很多狗隻)
個人十分喜歡石礦場背山面海的景色,礦山的山景依然十分怡人,轉身望海可以看見將軍澳和香港島,甚至可以看見港島的"海防博物館"。至於石灘則經常有人釣魚,也有村民在那兒拾貝。
(難怪此地會受攝影師和model歡迎)
看見天色轉近黃昏便回程,趕上了在六時半的小渡輪回港島,途中又看見動人的海上黃昏。
遲些介會考慮行行那座魔鬼山的衛徑~